陶庵梦忆
首页 > 陶庵梦忆 > 卷三 禊泉

卷三 禊泉

惠山泉不渡钱塘②,西兴脚子挑水过江③,喃喃作怪事。有缙绅先生造大父④,饮茗大佳,问曰:“何地水?”大父曰:“惠泉水。”缙绅先生顾其价曰⑤:“我家逼近卫前⑥,而不知打水吃,切记之。”董日铸先生常曰⑦:“浓、热、满三字尽茶理,陆羽《经》可烧也⑧。”两先生之言,足见绍兴人之村之朴。

【注释】

①禊(xì):古代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祭礼。

②惠山泉:位于江苏无锡的惠山山脚,被称为“天下第二泉”。

③西兴:古代通常称为固陵,在现在浙江杭州滨江区。

④缙绅先生:另作“搢绅先生”,泛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造:拜访。

⑤价:指仆人。

⑥卫前:这位缙绅先生把“惠泉”误读成“卫前”。

⑦董日铸:董懋策,字揆仲,号日铸。精通《易》学,多有从学者。作者在《夜航船》里有详细介绍。

⑧陆羽《经》:指陆羽所著的《茶经》。陆羽(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桑贮翁,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被称为“茶圣”,其《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学著作。

【译文】

惠山的泉水流不到钱塘江对岸,西兴的脚夫们挑泉水过江来,嘴里念念叨叨地说这真是奇怪的事情。有一位缙绅先生拜访我的祖父,喝了我们家泡的茶,感觉非常好,于是问祖父:“用的是什么地方的水?”祖父说:“惠泉水。”缙绅先生回过头来对他的仆人说:“我家靠近惠泉水,却不知道取惠泉水来饮用,一定要记着以后要用惠泉水。”董日铸先生常常说:“浓、热、满三字道尽了茶的道理,陆羽的《茶经》可以烧掉不用了。”从两位先生说的话来看,可以知道绍兴人的粗俗和朴陋。

【评点】

中国的茶道历史很悠久了,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可见我们老祖宗对茶的研究已经是很精到的了。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并非人人精于此道。挑水的脚夫以为千里迢迢来挑惠泉水是咄咄怪事,殊不知没有好水就喝不了好茶。至于这位缙绅先生,好水流过自己门口却不知取来饮用,反从别人家里喝了好茶才知道。董日铸先生喝茶简直是牛饮,还扬言可以把陆羽的《茶经》烧掉,真有点迂腐可笑了。喝茶不仅仅在于解渴,更在于品味茶之道。

余不能饮潟卤①,又无力递惠山水。甲寅夏②,过斑竹庵③,取水啜之,磷磷有圭角④,异之。走看其色,如秋月霜空,噀天为白⑤;又如轻岚出岫⑥,缭松迷石,淡淡欲散。余仓卒见井口有字划,用帚刷之,“禊泉”字出,书法大似右军⑦,益异之。试茶,茶香发。新汲少有石腥,宿三日气方尽。辨禊泉者无他法,取水入口,第挢舌舐腭⑧,过颊即空,若无水可咽者,是为禊泉。好事者信之。汲日至,或取以酿酒,或开禊泉茶馆,或瓮而卖,及馈送有司。董方伯守越⑨,饮其水,甘之,恐不给,封锁禊泉,禊泉名日益重。会稽陶溪⑩、萧山北干、杭州虎跑,皆非其伍,惠山差堪伯仲。在蠡城,惠泉亦劳而微热,此方鲜磊,亦胜一筹矣。长年卤莽,水递不至其地,易他水,余笞之,詈同伴,谓发其私。及余辨是某地某井水,方信服。昔人水辨淄、渑,侈为异事。诸水到口,实实易辨,何待易牙?余友赵介臣亦不余信同事久,别余去,曰:“家下水实行口不得,须还我口去。”

【注释】

①潟卤:原指盐碱过多的土地,此处指咸卤。

②甲寅:指万历四十二年(1614)。

③斑竹庵:即长庆寺,在今浙江绍兴,始建于唐代,原为东晋尚书陈嚣家的竹园,所以称为竹园寺,俗称斑竹庵。

④磷磷:形容水的清澈澄明。圭角:棱角。全句的意思是清水的反光看上去好似水里有什么棱角分明的东西似的。

⑤噀(xùn):喷射,吐出。

⑥岫(xiù):山洞,洞穴。

⑦右军:指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会稽(今浙江绍兴),东晋著名书法家,被后人称为“书圣”,其书法兼擅隶、草、楷、行,尤行书为长,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因其曾担任右军一职,故被称为“王右军”。

⑧挢(jiǎo)舌:指翘起舌头。

⑨董方伯:董承诏,武进人。曾任浙江布政使。方伯,即布政使的别称。

⑩陶溪:溪水名,在今绍兴陶晏岭。

北干:北干山,在今浙江萧山,山下有干泉。

虎跑:虎跑泉,在今浙江杭州大慈山虎跑寺内,有“天下第三泉”之称。

伯仲:古代兄弟之间的排行,分为伯、仲、季。这里比喻不相上下。

蠡城: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传说为范蠡所建,故有此称,遗址在今浙江绍兴,所以用来代指绍兴。

卤莽:即鲁莽,粗疏莽撞。

詈(lì):责骂。

“昔人水辨淄、渑”句:典故出自《淮南子·道应训》:“白公问于孔子曰:‘若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淄、渑之水合,易牙(春秋时齐桓公的宠臣,善于烹调)尝而知之。’”

侈:夸大。

【译文】

我不能喝盐碱水,又不能专门去取惠山泉水饮用。万历四十二年夏天,我路过斑竹庵,打水来喝,看见井水格外清澈澄净,感到很奇怪。走到井边观看水色,井水像是一轮秋月挂在漫天飞霜的夜空中,把天空都渲染成白昼;又好像清风从山谷中轻盈地吹出来,缭绕在松树旁,弥漫在岩石周围,淡薄欲散的样子。我匆匆看见井口有字迹刻痕,拿来扫帚刷去污秽,“禊泉”两个字就显露出来了,书法很有王羲之的神韵,更加让我感到惊异了。试用此水来泡茶,泡出的茶香味全都散发出来。新打上来的水稍微有一些石头的腥气,放置三天,腥气才散尽。辨别禊泉没有其他的方法,取来泉水喝一口,慢慢翘起舌头,用舌头顶住上颚,水一下子就没有了,感觉无水可以吞咽似的,这就是禊泉。一些好事的人相信我说的话,每天都来这里打水,有的人打水回去酿酒,有的人打水回去开禊泉茶馆,有的人把水装在瓦瓮里售卖,以及有的人拿去送给上司品尝。董方伯担任越中布政司,喝了禊泉水,觉得非常好喝,担心井水供不应求,就把禊泉封锁起来。禊泉的名声一天比一天大,会稽的陶溪泉、萧山的北干泉、杭州的虎跑泉,都不能和禊泉相比,只有惠山泉和禊泉不相上下。在蠡城,惠山泉取用劳烦,并且用的时候稍微有热度,而禊泉水新鲜透明更胜一筹。我家的长工做事鲁莽,送水的人没有把水送到,就换成其他地方的水,我责罚了他,他就骂他的同伴,说是同伴告了密。等到我辨别出他换的是某地的某口井水,他才心服口服地相信了。古时候的人辨别出淄水和渑水,夸张地说成是奇异的事情。各种水到了嘴里,其实很容易辨别,又何必需要易牙这样专门辨别水的人呢?我的朋友赵介臣也不相信我,我们共事很久,他离开并向我告别时,说:“我家里的水实在是喝不惯了,你得把我原来的口味还给我,我才能离去。”

【评点】

张岱的确是个奇才,各种各样的水到了他嘴里,他尝尝就能辨别出是哪里的水。一处早已被人遗忘荒废的禊泉,经过他的品尝和评价居然身价翻倍,能与“天下第二泉”的惠山泉相提并论。人们争相来取用并获利无数,以至于喜欢喝此泉的官老爷因害怕禊泉被太多人喝干而把它封锁起来。他辨别好水坏水的能力让长工没办法造假,也让他的同事习惯了喝好水而对其他地方的水不适应。虽然作者很谦虚地说各种水是很容易辨别的,但是普通人谁也不能拍着胸脯保证辨别出不同的水。这恐怕就是张岱所拥有的特异功能吧。

返回顶部